为有效解决绩效目标管理虚化问题,硬化绩效目标、指标对预算执行的约束引导,2025年自治区财政厅认真贯彻落实“简政放权”改革要求,聚焦“财政管两端”核心职能,成立专项工作组,利用半年时间对涉及自治区“五大任务”的60个专项资金的项目绩效目标开展实质性审核,为提高2026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编报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
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起点和核心依据,在整个预算绩效管理流程中发挥着基础性、导向性作用。实质性审核专项工作组认真审核了“五大任务”60个专项资金安排的289个转移支付项目,在逐一了解立项依据和目的、预算安排明细、管理考核要求、预期实施效果的基础上,从指标设置的完整性、相关性、适当性、可行性等多个维度对绩效目标进行全面复盘审核,努力做到修改完善后的绩效目标和指标与项目高度关联,能够全面反映项目实施内容、预期目标导向、支出成本控制等关键要素。
绩效目标实质性审核不仅关注指标与项目内容的关联性,更立足政策本源,从项目立项目的、功能定位及政策导向出发,科学设置细化量化的效益指标,鲜明体现“花钱必问效”。同时,根据不同类型的转移支付资金管理特点和工作实际,对部分专项转移支付设置资金拨付到位率、资金拨付时间等指标,确保资金按照规定用途及时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对部分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设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率等指标,约束引导地方财政按照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承担相应的支出保障责任。
本次绩效目标实质性审核工作,由自治区财政厅相关处室、第三方机构、相关领域行业专家、预算部门共同组成审核工作组,集思广益,共同研究,通过深入的沟通交流,各方对项目绩效目标的设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预算部门深化了对目标编制方法与要点的理解,编制质量显著提升;财政部门精准掌握了项目内容与管理特性,审核科学性、合理性得以增强;第三方及专家明晰了指标背后的政策导向,为下一步扎实开展核心指标体系建设和财政重点评价奠定了坚实基础。多方合力有效提升了自治区预算绩效管理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