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财政局以预算绩效管理为抓手,细化工作举措,从“机制、人员、管理、业务、运用”五方面协同发力,助推财政资金聚力增效。
完善工作机制。县财政局着力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关键环节夯实绩效基础,规范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等“1+N”预算绩效管理框架,有效筑牢预算绩效管理基础,确保预算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有效衔接。
加强人员保障。一是县财政局成立预算绩效服务中心,同时成立农业农村、经济建设、行政事业、社会保障4个绩效工作组,从各乡镇、单位抽调人员跟班学习绩效工作,不断强化绩效管理工作人才基础。二是成立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工作专班,围绕绩效考核方案各项指标的具体要求,对标对表考核方案各项指标考评细则。
压实工作责任。要求各部门优化预算绩效管理流程,完善内部制度,明确各部门内部绩效目标设置、监控、评价和审核责任分工,确保绩效责任落到实处。同时,建立健全各部门本行业、本领域核心绩效指标体系,明确绩效目标,保障编报质量,进一步规范预算绩效管理工作。
注重业务培训。对各部门分管领导、财务人员、项目人员等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并制作分发绩效制度汇编手册,建立绩效工作群,实时更新绩效管理新规并在线答疑解惑。
强化结果导向。一是将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县级绩效评估工作方案,实现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改进管理实质挂钩,形成反馈、整改、提升的正确导向。二是开展绩效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对完成进度慢的预算单位,启动书面通报和约谈机制,督促各预算单位牢固树立绩效责任意识,加快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与拉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