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区财政局积极探索创新绩效管理新路径,全面构建预算决策、编制、执行、决算和信息公开“五位一体”管理机制,推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
一是强化制度建设“夯基础”。先后印发《平凉市崆峒区预算绩效管理办法》等16项办法制度,搭建评估评审、目标管理、运行监控、绩效评价等“1+N”制度体系,厘清各环节操作流程,做到有规可循、有章可依。通过举办预算绩效管理业务培训、实地业务指导等多种形式,培训业务人员600多人次,有效提升绩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二是强化评估评审“把关口”。把绩效关口前移,对新增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评审,评估结果作为项目入库的前置条件,优先支持投入合理、使用效益高的项目,着力解决“是否支持”与“支持多少”的问题。完成22个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审减金额2755万元,审减率24.89%,有效节约财政资金。
三是强化绩效目标“强约束”。梳理建立20类共性指标、16类个性指标、2200多条科学可量化的绩效指标,指导部门单位编实编细绩效目标。严格对预算部门报送的绩效目标进行审核,坚持绩效目标与部门预算同步审批、同步公开,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审核244个项目支出、221个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绩效目标编报覆盖率达到100%。
四是强化运行监控“纠偏错”。按照“自行监控+财政重点监控”的模式,对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实行“双监控”,完成466个项目日常监控,对155个项目开展财政重点监控,指导单位分析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及存在问题,及时采取纠偏措施,推动绩效目标如期实现和资金效益有效发挥。
五是强化绩效评价“提质效”。坚持“质”的升级和“量”的扩围并重,完成221部门整体支出、292个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对20个部门整体和48个项目绩效自评进行抽查复核。指导教育、卫健等领域对8个部门整体、26个项目开展部门评价,委托三方机构对2个部门整体、55个项目和6个乡镇财政运行情况开展财政重点评价,涉及资金17.72亿元,及时反馈评价结果,督促整改,形成评价、反馈、整改、提升的良性循环,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六是强化结果运用“优效益”。建立发现问题跟踪问效机制,督促部门单位整改,对整改情况定期进行督查,倒逼部门增强自我约束,提升资金管理水平。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直接挂钩机制,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年度部门预算编制、审核和调整的重要依据,在2024年度预算编制中压减资金1216.42万元。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重点评价结果在区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开,推动绩效在“阳光下”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