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京市大兴区财政局针对《大兴区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开展财政支出政策绩效评价,这是大兴区深化财税改革的重要实践。精准定位,聚焦核心政策。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发展医药产业相关要求,大兴区出台《大兴区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该项政策影响范围广、资金体量大,是大兴区产业发展核心政策之一。对该项政策进行绩效评价,是分析产业政策对于经济发展作用机制的有效探索,能够进一步了解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同时为后续政策评价打下基础。科学设计,侧重政策效益。本次评价工作在遵循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基本原则下,重点关注政策的效率性、效益性,确定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21项三级指标,设置包括技术创新、融合发展、资源落地、集群发展4项效益指标,全方位、多元化分析政策实施周期内大兴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并以关键数据、典型案例作为支撑,明确政策和行业发展之间的对应关系。统筹协调,提升评价质量。为确保绩效评价工作的全面性、专业性和公正性,基于政策特点及评价目的,大兴区财政局在本次评价开展之初便明确了多方参与机制,组织政策各关联方进行深入沟通,确保各方充分理解本次评价目的,打破过往评价中“评价与被评价”关系,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及诉求,全面梳理政策执行全周期信息,消除评价过程中的“信息差”,在原有评价体系和质量控制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评价科学性和严谨性。结果应用,推动持续改进。以应用为导向是贯穿本次评价的核心原则。本次评价系统梳理分析了该政策在推动形成创新药聚集区、招引招商、带动生物医药企业持续扩大投入等方面的效益情况。针对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不足,建议相关部门持续完善政策配套实施细则以及明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大兴标准,进一步提升政策精准性、科学性、效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