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拓广度、挖深度,在项目选取上下功夫。着力强化重大项目绩效评价,持续加大对保障民生、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领域绩效评价力度,按计划对多家部门整体支出和重点项目支出开展绩效评价。
二是聚合力、提质效,在评价工作上加力度。构建“财政部门+预算单位+第三方机构”协同机制,委托第三方进行评价,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大力提升绩效评价工作质效。
三是补短板、促整改,在结果应用上见实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结果应用为目的”的原则,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分类应用,形成反馈、整改、规范的良性循环,将评价结果作为来年预算安排重要依据,进一步促进预算单位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双提升。